“林下经济”实现“生态+产业”双赢

来源:突泉微讯 发布时间:2024年05月22日

字体大小:A+ A A- 分享:

  近年来,欧洲杯滚球平台_中国竞猜网¥合作伙伴遵循绿色、健康、可持续发展理念,以市场需求为导向,持续推进产业结构调整,积极引导和鼓励村民因地制宜发展特色林下种植、养殖产业,为群众开辟增收致富的新渠道,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。

  眼下,在欧洲杯滚球平台_中国竞猜网¥合作伙伴六户镇合心村的银杏种植示范基地,银杏播种机来回穿梭于山杏林中,进行播种,运送种子、覆土盖种,大家分工明确,有条不紊,一派忙碌的景象。

  “全程机械化播种银杏,每天播种80亩左右,20多天出芽,预计十月份采摘鲜叶,第一年银杏树可长到20公分,预计亩产鲜叶500斤。”中创联控(黑龙江)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技术员毕文志说。

  银杏浑身是宝,具有观赏、经济、药用等诸多价值,有一定的耐旱、耐寒、耐贫瘠能力,具有很好的市场前景。

  2024年,六户镇采取“公司+农户”模式发展银杏产业,与中创联控(黑龙江)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合作,发展林下套种银杏种植项目,按照“政府引导、企业运作、农户参与”基本原则,统一种植、统一技术管理、统一收购采摘的管理模式,全力打造银杏经济,保障银杏产业发展。

  银杏作为六户镇探索发展的新产业,育苗、种植、管理、采收等环节都需要大量劳动力,该产业的发展也为当地村民提供了就业机会。

  银杏被称为植物界的“活化石”,银杏叶生产周期短,投资见效快,每年银杏叶的产量也将逐年增长,收益看得见、摸得着。据了解,2024年六户镇共播种银杏树1000余亩。

  走进水泉镇小泡子村的林带,十几名工人正忙着起垄、播种、覆土、运输菌材、栽种菌种……一派繁忙景象映入眼帘。

  “赤松茸种植最主要的就是发酵、播种、管理到出菇这四方面,咱们前期的准备工作一定要做好,一定要注意垄与垄之间的行距,要保持在60到80公分,这是最佳的距离。”大家在技术员的指导下有条不紊地忙碌着。

  赤松茸,又名酒红球盖菇,大球盖菇,其朵大,色泽艳丽,肉质细嫩,盖滑柄脆,清香可口,具有色美、味鲜、嫩滑、爽脆、口感好等特点,极佳的口感和丰富的营养价值受到市场青睐。

  “我们小泡子村林地资源丰富,经过我们多次学习和征求意见,最后决定在林下种植赤松茸,林下种植赤松茸可以节约土地资源、降低生产成本、简化栽培程序,我们试种5亩,成功后我们将扩大种植规模,将种植技术和模式在全村推广,期待有高产出、好收成。”小泡子村党支部书记王金刚信心满满地说道。

  近年来,水泉镇依托丰富的林下资源,积极探索林下种植药材、食用菌等,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,让闲置林下资源变成“致富地”,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的同时拓宽群众增收途径,实现生态与致富“双赢”。

?

?

?

?

扫一扫在手机上打开页面

上一篇

下一篇